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廉洁机械】千湖之声丨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发布时间:2025-03-25 09:33 作者:徐浩翔 柯国 来源:湖北省纪委监委网站 访问次数:

    省纪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强调,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这鲜明传递出我省以钉钉子精神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向形式主义顽疾发起再攻坚,持续为基层干部减负的坚决态度。

    形式主义是基层治理的“顽瘴痼疾”。近年来,我省紧盯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问题,靶向发力、综合施策,砍掉“文山会海”,整治“指尖上的折腾”,叫停“作秀式调研”,严查“数字里的花活儿”,经过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治,大部分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精力用到抓落实上,身上负担轻了、干劲足了,全省上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氛围更浓了。

    然而,形式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为基层减负也绝非一时之功。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依然存在,还出现了一些改头换面、隐形变异的新动向、新表现。比如,过去滥发的“红头文件”“白头文件”被管住了,但是电话里的“碎片化指令”,微信群里的“电报式通知”却禁而未绝;繁杂的考核指标、过度的工作留痕少了,但以“材料评结果”“痕迹论英雄”时有发生……这些现象表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持久战,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感缺失。从查处的加重基层负担典型案例看,有的党员干部背离初心、脱离群众,为了所谓的“政绩”、所谓的“前途”,将个人升迁凌驾于群众福祉之上,不顾基层实际,拍脑袋决策。有的思想僵化、能力不足,思路上囿于所谓经验、方法上依赖检查考核,把“走进基层就都是办法”变成“只会通知基层想办法”。还有的缺乏担当、懒政怠政,把属地责任当作借口和挡箭牌,遇事先把任务推给基层,用对下的吹毛求疵来掩盖自己的碌碌无为。凡此种种行为,都让基层不堪重负、苦不堪言,让基层党员干部深恶痛绝。

    根治形式主义顽疾,持续为基层减负,需要靶向施治、系统治理。压实各方责任,党委(党组)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在安排部署工作时实事求是,厘清权责边界、理顺职责关系,解决好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推动基层减负向治本深化;纪检监察机关履好监督职责,持续加强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着力纠治脱离实际定政策、督检考过多过频、过度留痕、层层加码等问题,增强基层干部群众减负获得感。完善考核机制,把工作成效、群众口碑作为评判工作的重要标尺,突出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推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切实为基层减负、为干部赋能、为改革增效。健全正向激励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正确对待基层干部在履职中的失误,让实干者出彩出圈。强化技术赋能,主动拥抱AI时代,在简单、重复性工作中大胆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让数字工具成为基层党员干部有力助手。

    负担轻了,干部才有动力,基层才有活力。让我们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不断压缩形式主义生存空间,推动广大基层干部轻装上阵、主动作为,在服务群众、促进发展中聚力实干,共同书写支点建设新答卷。(徐浩翔   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