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轻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1983年成立的机电系,随着学校从单一粮食院校向多学科大学转型,2013年正式更名为机械工程学院。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学院逐步构建了以机械设计制造为基础,融合材料科学、自动化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教学科研体系。
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包装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四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包装工程专业均为国家一流专业,包装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湖北省一流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为新工科专业。学院有六个教学系部:工程图学系、机械创新设计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包装工程系、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和智能制造工程系,并设有机械工程实验中心和机械工程实训中心两个实验实训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共有71个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5700平方米,该中心拥有1900余台(套)实验设备,价值达5800余万元,其中大型仪器设备有134台(套),价值3300余万元。机械工程实训中心共有21个实训室,中心面积2880平方米,有328台(套)设备,价值870余万元。该实习中心每年为全校50个班级超过1500名学生提供金工实习和数控实训教学。
学院目前设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点,其中机械工程学科为湖北省重点(特色)学科。依托四个学科科研平台(湖北省粮油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食品包装装备工程技术中心、湖北省水产加工装备工程技术中心和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粮机设备及工艺研发推广中心)和三个省级教学科研团队(农产品加工机械创新设计省级创新团队、机械创新设计省级教学团队、机械设计基础省级基层教学组织),学院在粮油加工装备创新设计与先进制造、粮油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粮油储运与包装装备技术与系统、数字材料与新型特殊材料制备与运用等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工作。近五年来,承担了多项具有显示度的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和省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3项,通过20余项科技鉴定,完成各类横向科研课题130余项,取得国家专利810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60余项,发表各类研究论文450余篇,被三大索引收录200余篇。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92人,其中专任教师74名。专任教师中,教授10人,副教授30人;博士导师4人,硕士导师40人; 具有博士学位占比76%。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汇聚了包括 “国贴专家”、 “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首批入库人选、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湖北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在内的多位专家名师,具有“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等国家及省级学术社会兼职身份共六人。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700余名,硕士研究生240余名。秉承“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理念,学院构建了“产教融合+学科竞赛”培养体系,与国内数十家大型知名企业达成长期用人协议,成立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建立产学研一体化联盟。学院十分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设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依托机器人工作站、数控实训基地、学科竞赛工作坊和校级众创空间,每年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国家级、省级荣誉超百项,曾连续四届斩获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近5年,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先后有四名本科生荣获湖北省“长江学子”创新奖荣誉称号。历经四十年辛勤耕耘,学院向社会输送了超过九千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考研上线率在20%左右,学院受到了来自社会和各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未来,学院将紧密围绕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和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需求,进一步强化在食品加工与包装装备的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方向的研究,为培养新时代卓越机械工程师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力。(更新日期:2025年4月9日)
版权所有© 武汉轻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环湖中路36号 邮编:430048
学院电话:027-85617871 学工办:027-85617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