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中午12时20分,机械工程学院智能装备与检测技术团队本学期首次学术交流活动,在躬行楼A312教室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马明老师主持,现场流程清晰、节奏有序。团队 2023 级研究生涂画、王可、王振新、李显依次登台,围绕近期研究工作展开详细汇报,内容涵盖课题阶段性成果梳理、当前面临的技术难点剖析及后续推进计划,为团队新学期学术交流工作拉开了序幕。
涂画同学首先汇报了自己近期在QT Designer方面的学习成果,展示了界面设计与功能实现的过程与结果。老师们建议其在后续学习中进一步注重功能模块与实际科研课题的结合,提升编程工具与科研任务的契合度。

王可同学汇报的主题为“6061铝合金激光切割工艺研究”。详细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意义,激光切割技术原理,有限元建模方法及仿真过程,并展示了不同功率和速度参数下的形变、应力及切缝深宽比等结果。老师们建议其对仿真结果的物理意义进行更深入的剖析,特别是对残余应力和形变机理的进一步阐释,在研究深度方面更进一步。

王振新同学的汇报围绕 “基于改进YOLOv8s模型的茶叶异物检测方法”展开。他介绍了茶叶异物检测的现实需求与研究背景,提出通过引入Focal-EIoU损失函数、SPD-Conv下采样优化以及ParNet注意力机制,对YOLOv8s模型进行改进,有效提升了小目标和低对比度异物的检测能力。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模型在精确度、召回率和mAP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原始模型。老师们建议其在进一步研究中增强实验样本的多样性,并在实际生产场景中进行应用验证。
李显同学展示了“基于YOLOv9的马口铁罐缺陷检测系统”的研究进展,包括数据集采集装置搭建、模型改进方案以及基于PySide6开发的人机交互界面。老师们建议在后续研究中注重实际产线应用环境的适应性,并进一步完善缺陷剔除装置的设计方案。
智能装备与检测技术团队始终将学术交流作为夯实科研基础、激发创新活力的核心抓手,坚持每周常态化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活动中,团队研究生围绕阶段性研究进展,系统汇报课题推进成果、当前面临的技术难点及后续实施方案;团队教师则结合自身科研经验与学科前沿动态,针对汇报内容中的关键问题精准提出改进思路与优化建议,并同步聚焦汇报中暴露的共性问题开展集中研讨,形成兼具指导性与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助力全体研究生高效规避同类研究瓶颈。
此外,为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跨团队协同创新,团队还不定期邀请兄弟院校及校内其他科研团队的师生走进学院,通过专题分享、课题研讨等形式开展多维度学术交流。系列学术交流活动不仅为团队营造了开放互鉴、求真务实的科研氛围,更让参与师生均获益匪浅:研究生深化了对自身课题核心逻辑的理解,在思维交锋中突破研究局限;教师也通过跨视角交流更新了学术认知,进一步拓宽了科研方向与创新思路,为团队整体科研水平的持续提升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