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开展9月份教研室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19 19:04 作者:骆麒兆 审核:王旺平 来源: 访问次数:

    2025年9月18日下午2点,机械设计制造系在机械工程学院313教室举行教研室主题活动。会议由系主任杨红军老师主持,全体教师参加。会议围绕四大主题展开:师德师风专题学习、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公开课、科研创新训练经验交流以及2026年人才培养方案研讨。

    会议伊始,杨红军老师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学习,重点学习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与会教师积极发言,一致认为教师职业道德是教书育人的基本底线,必须严格遵守。大家深刻认识到,在新时代背景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尤为关键,教师不仅应恪守职业行为准则,更需持续提升专业能力、拓展思维视野、推进教学改革,为国家培养更多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随后,骆麒兆老师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为题进行公开课讲授。他系统梳理了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脉络,从早期机械装置到当前融合人工智能的复杂系统,并重点讲解了关键技术的突破节点。骆老师还深入分析了国内外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布局与研究动态,强调产学研协同创新在该领域的重要作用。公开课结束后,与会教师进行点评交流。严清华老师指出,骆老师授课条理清晰、教态自然,建议加强课程导入与总结环节的设计。杨红军老师肯定了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和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同时强调应增强课堂互动,合理把握教学节奏,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在科研创新训练经验分享环节,杨红军老师结合多年指导经验,系统阐述了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阶段安排:大一夯实基础,大二参与项目,大三深入钻研,大四实现成果转化与论文撰写。在成果形式方面,除学术论文外,鼓励学生提交实物模型、数字仿真、专利申请、软件著作权等多样化成果。杨老师还展示了往年优秀项目的文档模板与评价标准,为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研训练提供了实用参考。

    最后,会议围绕2026年人才培养方案展开热烈讨论。教师们就课程体系与学分结构优化充分交流意见,并对传统专业课程的学分设置提出调整建议。大家还结合2025级新生的整体情况,一致认为应进一步加强数理等基础学科的教学支撑,帮助学生打牢基础,同时拓展前沿技术视野。

    本次会议历时近两小时,现场氛围热烈,教师积极参与、建言献策。杨红军老师在总结中表示:“本次教研活动既关注技术前沿,又紧扣育人根本,为我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研讨会有效凝聚了共识,为提升教学质量、强化科研训练、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