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正文

    【廉洁机械】纪检微论│《米粒之华——粮田里长出的廉洁故事》编写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4-11-19 10:22 作者:档案馆 王宁 来源:学校官网 访问次数:

    一、为什么要编写《米粒之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5000多年绵延不绝,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廉洁文化,是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重要的思想源头。“廉洁”一词,最早即出自于屈原的两部作品中。一是《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mei)。”我年幼时秉持清廉的德行,献身于道义而不稍微减轻。另一处是《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

    植根于华夏大地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蕴涵了丰厚深邃的粮食文化。粮食文化包含了无私奉献、以民为本、爱民为民、勤俭节约、清正廉洁、重名守节、居安思危等丰富内涵。廉洁文化与粮食文化源头一致,内涵相通,在粮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洁元素。同样,在廉洁文化中也包含了丰富的粮食元素。

    我校是新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学校,粮食行业特色鲜明,背景突出。在这样一所高校,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就不能脱离“粮食行业”这一最大实际,必须彰显这一最大优势。正如主编金书记在序言二《建设轻工大特色的“粮廉文化”》中所强调指出的:要将粮食文化与廉洁文化紧密结合,充分挖掘粮食文化中的廉洁元素,打造“粮廉文化”品牌,开展廉洁教育。

    开展廉洁教育,就要有一定的载体形式。经过慎重思考,校纪委决定组织编写一本书,从历史上诸多流传的清正廉洁故事中,精心选编一批能充分体现“粮廉文化”内涵的故事,最终汇编成《米粒之华——粮田里长出的廉洁故事》一书,进行“粮廉文化”的研究、教育和宣传。

     二、个人心得体会

    在金书记的具体指导下,本书成书过程经历了凝练主题、精选素材、汇编成书、正式出版四个阶段,主要有以下三点心得体会:

         一是博大精深的“粮廉文化”。主题是书的灵魂,内容是书的血肉;主题统领内容,内容服务主题。紧紧围绕建设“粮廉文化”,开展廉洁教育这个主题,进行了“撒网式”的素材收集。凡是与本书主题有关的素材,坚持“宁滥勿缺”,先后阅读了杂志、书籍、网络等数百万字的文字素材。进入成书阶段,再重点捕捞,宁缺毋滥,把能精准体现主题内涵的故事,汇编进来,而不简单的凑字数,长厚度。最终精选了70余则小故事,分为反对特权篇、清廉自守篇、生活节俭篇、悯农爱民篇、家风家教篇五个主题,集中阐释了“粮廉文化”的丰富内涵,使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粮廉文化”。

    正如金书记在序言二《建设轻工大特色的“粮廉文化”》中所强调指出的,“粮廉文化”内涵,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勤俭节约的传统品德;鱼水相依的爱民情怀;尽忠竭节的人格操守;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及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二是无穷无尽的榜样力量。榜样是旗帜,代表着方向;榜样是资源,凝聚着力量。本书每一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们最好的学习榜样。书中故事的主人公,从时间跨度看,从三皇五帝、春秋战国,历朝历代一直至近现代,横跨几千年。从其社会角色看,有三皇五帝时期的神农氏、黄帝;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子;古代社会最高统治者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清代皇帝雍正等;有公认的清官宋代包拯、明代海瑞等;有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家吴国伍子胥、齐国晏婴等;有东汉时期官员羊续、清代官员曾国藩、林则徐等;还有诗人、学者宋代王安石、范仲淹、晋朝陶渊明等;亦有普通百姓甚至连姓名都没有留下的陶侃之母等;更有苏维埃时期首任粮食部长陈潭秋烈士、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宋学义、爱国华侨陈嘉庚等。

    这些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角色的榜样,有的是民间传说,有的确是真实发生,或虚或实,历经岁月巨变而流传至今,足以见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他们都有其闪光点、长处和优势。学习榜样,就要以榜样为“镜”,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学习他们好的做法,汲取有效力量,增强内在动力。不仅高山仰止,还要见贤思齐,做到“立于皓月之边,不弱星光之势,傍于巨人身侧,不颓好胜之心”,比肩榜样,成为榜样。

           三是义不容辞的躬身投入。接受“粮廉文化”教育,感受榜样无穷力量,根本的还是要切实转化为实际行动。要心怀大义,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对国家民族社会的战略意义。“粟者,王之本事也”、“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指出:“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我们一定要认清粮食的战略价值,特别是在我校工作生活学习,这种认识要更加清晰坚定有力,不能有丝毫的动摇松懈,并全身心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作出应尽贡献。要切实爱粮惜粮,树牢节约意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我们一定要节用为本,不可否认,今天的物质生活确实改善了很多,但仍旧要牢记“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基本理念。要切实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面对诱惑,要守得住底线,坚持住原则,扬正气,抑歪风,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要切实落实有关规定,强化规矩意识。“羊续悬鱼”、“悬瓜明志”、“陶母退鱼”,要求我们凡事都要明事理,讲规矩。在面对吃请、送礼时,要擦亮眼睛,多思多想多问,万不可因一顿饭、一餐酒、一盒礼品,给自己形象抹黑,使党的形象受损。

    当前,我校正全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为推进“粮廉文化”建设,打造“粮廉文化”品牌,校党委专门印发了相关通知。“粮廉文化”工作在我校也是刚起步,像刚刚播下的一颗种子。一颗种子,要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离不开精心培养和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本次座谈会召开恰逢其时,必将有力推动“粮廉文化”的宣传、教育与研究。在此,本人也郑重表态,在金书记的领导下,一如既往,努力为“粮廉文化”建设再尽微薄之力。

    (本文为王宁同志作为《米粒之华-粮田里长出的廉洁故事》副主编,在“粮廉文化”建设座谈会上的发言)